星期一, 三月 09, 2009

tea and tao for everybody by j5大大(7)

呵呵, 昨天回實驗室 meeting, 在捷運站人家發什麼可樂報,
翻了翻, 疑, 有寶瓶座流星雨, 今天 2005.05.06 2:00-4:00 最明顯.

結果昨晚去看了半天, 都被雲遮起來了,
只好在那邊查士林天文教育館的 2005 天文年鑑過過乾癮,
這本真的物超所值拉, 裡面還有流星雨的預測, 太酷了.

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年曆只在天象那邊寫了" 水星合月 ",
大概不喜歡人家拿" 開元占經 ", " 靈台秘苑 "那些書在那邊比對吧.

可是一比對, 真的很有趣說:

. 好像都跟拜訪國外的情節有關說.

. 寶瓶座流星子宮是女虛, 又加上水月近朔, 火星天王也來湊一腳.
 來替林全開徵證所稅的勇氣鼓鼓掌

-------

都會記得京房雖然很準, 可是就是因為講這些有的沒的,
反而被人家用來陷害, 害他掛掉.

 更強的是他的老師焦氏,
 早就知道他這樣招搖會因易亡身.

現在大概很兩極, 看一本一本有照片當封面的書越來越" 通俗 ",
像是隨便說說閒聊, 也很像 x 周刊, x 日報 ......

另一端應該就是越來越深邃吧, 深到沒有人指點,
大概就像破解 windows source code 那樣複雜



呵呵 唐朝王冰註解的內經" 運氣學說 "
大概是停留在" 四分曆 "那個時代的東東

三統四分以黃鍾律呂為設計曆法的基礎
單單唐朝李淳風的麟德曆, 一行的大衍曆,
再進一步以大衍易象加以強化改進, 在各方面又是一大步.

更不用說後來再加上實測為主的授時曆與更晚一點的時憲曆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 現在對宇宙對人體對人性的了解,
比起那時候又多更多資料可供參考了 ...

或許以我們現在對曆法星象宇宙模式的了解,
可以把這個藉由天體來模擬人體的基本觀念加以衍申.

因為如果真有創造天地的那個點那一瞬間, 大家都係出同源,
那就有機會以天體當人體的先期指標, 更了解背後根本的道理吧.

----

揆度奇恆, 道歸於一, 轉樞機, 通經絡.
陳察好尚, 貴流通, 戒停滯, 尚平均.
神兆機於動, 先算者, 多算者, 勝. 防患於未然.

剛剛用 google 查了一下,
就只拿" 季節 ", " 疾病 ", " 流行病學 ", 當關鍵字, 很明顯可以發現,
為什麼" 傷寒論 "在 2000 年前就建構" 六經病 "來掌握疾病的傳變,
因為的確是有很大的關聯性阿.

最近發現用 google 當 database 來算,
比鐵板數那種古代命譜資料庫好用多多 !!

google 算什麼都可以, 又準又快,
而且所有會的分析技巧, 通通可以派上用場. :)

最近因為 trace 曆志, 天文志這些有的沒的,
也順手就看看相關的五行志.

 神兆機於動, 大概分析這些" 異象 "的方式,
 也跟分析" 星象 "有異曲同功之妙, 就是透過實際發生的事物,
 透過實測, 來掌握根本力量的變化.

星象還會隨著宇宙不停擴張, 產生歲差而有些微變動.

 反而似乎描述陰陽的易經與五運六氣的干支,
 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像是原點那樣, 一直很穩定.

" 魚 "是被放在" 水 "那邊說.

2005.05.07 9:08 在 google 新聞那邊看到的.

-----

. 象鯊花蓮落網
中央日報 - 5小時前

花蓮漁民連日來頻頻捕獲鯨鯊和巨口鯊等大型鯊魚,
昨天清晨在壽豐鄉鹽寮外海又捕獲體長超過九公尺、
重達三公噸的象鯊,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銘章表示,
象鯊是以過濾海中浮游生物的方式維生,
這條象鯊還未上岸就已被漁商收購 ...

. 巨口鯊再現這隻大一號 中華資訊網

. 世界之最又捕獲巨口鯊 中華日報


呵呵 pi 在最早的天文曆算教科書: 周朝大腿骨算經裡面, 用的就是 3 咩.

 因為跟畢達哥拉斯整數學派一樣, 相信大自然的數有神奇的魔力,
 3, 4, 5 剛好是神奇三角形的三邊, 剛好可以用這個來逼近一個圓.

其實一直到清朝中葉, 像江永, 李善蘭, ...
他們都還是很努力想從這個基礎繼續推演中國傳統的數學觀念說,
雖然有獨立做出類似微積分的成就, 但是強欺弱, 大欺小,
高溫會往低溫處流動, 這大概是天地間自然的道理吧.

 高平子前輩在中研院出版的" 高平子天文曆算著作選 "很不錯說,
 把三統曆, 四分曆推導的很清楚, 大概想看懂古代曆法數學文字,
 都可以從這本書入手說.

中國傳統天文曆算第一本教科書, 應該從此開始.



風水123那邊有一篇青山野人兄的" 加一倍法 ",
前輩高人指點小弟去看那篇說, 因為可以把條文化為下表:

-----

  a b  c  d
1 1a 1b  1c  1d 
2 2a 2b  2c  2d
3 3a 3b  3c  3d
4 4a 4b  4c  4d

接下來就是用裡面 1a .. 4d 的排列組合,
再繼續下去取條文了 :)

嗯, 感謝前輩高人的指點

夢溪筆談 卷七


把" 夢溪筆談 "找出來唸, 很有趣耶, 原來沈括前輩早就想過小弟最近想的了,
呵呵, 每天這樣唸書跟前輩高人聊天真是太好玩了, 哈哈, 還得再更加努力一點 :)


.

醫家有五運六氣之術,大則候天地之變,寒暑風雨,水旱暝蝗,率皆有法;
小則人之眾疾,亦隨氣運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膠於定法,故其術皆不驗。

 假令厥陰用事,其氣多風,民病濕泄。
 豈溥天之下皆多風,溥天之民皆病濕泄邪?
 至於一邑之間,而暘雨有不同者,此氣運安在?
 欲無不謬,不可得也。

/*

 j5 註:

 就跟經濟學, 開元占經一樣吧, 大尺度的觀星察象看整個區域的變化.
 小尺度的八字模式, 就看個體, 看公司, 看個人, 看小範圍微觀的 scale 囉.  

 干支記日從甲骨文那邊就開始累積經驗了說,
 這個關於人類長達 5000, 6000 年的週期觀察,
 應該也算是奇蹟之一說.

*/

大凡物理有常、有變:運氣所主者,常也;異夫所主者,皆變也。
常則如本氣,變則無所不至,而各有所占。

故其候有從、逆、淫、鬱、勝、復、太過、不足之變,其法皆不同。

 若厥陰用事,多風,而草木榮茂,是之謂從;
 天氣明絜,燥而無風,此之謂逆;

 太虛埃昏,流水不冰,此謂之淫;
 大風折木,雲物濁擾,此之謂鬱;

 山澤焦枯,草木凋落,此之謂勝;
 大暑燔燎,螟蝗為災,此之謂復;

 山崩地震,埃昏時作,此謂之太過;
 陰森無時,重雲晝昏,此之謂不足。

隨其所變,疾癘應之。皆視當時當處之候。
雖數裏之間,但氣候不同,而所應全異,豈可膠於一證。


.

熙甯中,京師久旱,祈禱備至,連日重陰,人謂必雨。一日驟晴。炎日赫然。
余時因事入對,上問雨期,餘對曰:“雨候已見,期在明日。”

以謂頻日晦溽,尚且不雨,如此暘燥,豈復有望? 
次日,果大雨。

是時濕土用事,連日陰者,從氣已效,但厥陰所勝,未能成雨。
後日驟晴者,燥金入候,厥有當折,則太陰得伸,明日運氣皆順,以是知其必雨。

此亦當處所占也。若他處候別,所占自異。
其造微之妙,間不容髮。推此而求,自臻至理。

運有主氣,有客氣。常者為主,外至者為客。
初之氣厥陰,以至終之氣太陽者。四時之常敘也,故謂之主氣。

唯客氣本書不載其目,故說者多端,
或以甲子之歲天數始于水十一刻,乙丑之歲始於二十六刻,丙寅歲始於五十一刻,
丁卯歲始於七十六刻者,謂之客氣。此乃四分曆法求大寒之氣,何預歲運!

/*
 j5 註:
 
 沈括這邊蠻強的說, 看醫家那邊講五運六氣的很多, 但是通曆法的不多 :)

 一般來說, 中醫抽象化在明清前有幾種主要模式:

 一種是往模擬大自然的方向, 這個簡單的就是 4 季春夏秋冬,
 複雜一點的就是 24 節氣, 更複雜的就是像 4 分曆的日月五星曆法模式.

 另一個方向就是往所謂" 心學 "的方向發展, 很多都從禪宗道家參悟一念之間的心法,
 這大概就是與當時最前瞻的學術思想同步吧, 像喻昌, 李中梓, 沈目南, 都是這派高人.

 老覺得運氣學說描述的是流體力學中層流的現象 :)

*/


又有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謂之客氣。
此亦主氣也,與六節相須,不得客。大率臆計,率皆此類。

凡所謂客者,歲半以前,天政主之;歲半以後,地政主之。

四時常氣為之主,天地之政為之客。逆主之氣為害暴,逆客之乞為害徐。
調其主客,無使傷診,此治氣之法也。


.

六氣,方家以配六神。

 所謂青龍者,東方厥陰之氣。
 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長,其蟲鱗。兼是數者。
 唯龍而青者,可以體之,然未必有是物也。其他取象皆如是。

唯北方有二,曰玄武,太陽水之氣也;曰螣蛇,少陽相火之氣也。
其在於人為腎,腎亦二,左為太陽水,右為少陽相火。

火降而息水,火騰而?雨露,以滋五臟,上下相交,
此坎離之交,以為否泰者也,故腎為壽命之藏。

左陽、右陰、左右相交,此乾坤之交,以生六子者也,
故腎為胎育之臟。

 中央太陰土曰勾陳,中央之取象,唯人為宜。

 勾陳者,天子之環衛也。居人之中,莫如君。
 何以不取象於君?君之道無所不在,不可以方言也。
 環衛居人之中央,而中虛者也。

 虛者,妙萬物之地也。在天文,星辰皆居四傍而中虛,
 八卦分佈八方而中虛,不虛不足以妙萬物。
 
 其在於人,勾陳之配,則脾也。勾陳如環。
 環之中則所謂黃庭也。黃者,中之色;庭者,宮之虛地也。
 
古人以黃庭為脾,不然也。黃庭有名而無所,沖氣之所在也。
脾不能與也,脾主思慮,非思之所能到也。

 故養生家曰:“能守黃庭,則能長生。”
 黃庭者,以無所守為守。唯無所守,乃可以長生。

或者又謂:“黃庭在二腎之間。”
又曰:“在心之下。”又曰:“黃庭有神人守之。”皆不然。

 黃庭者,虛而妙者也。強為之名。
 意可到則不得謂之虛,豈可求而得之也哉。


不過小弟還是喜歡用初代鐵板大師的想法下去玩,
法無定法, 方無定方, 心心相印, 唯一侷限自己的是自己的心念觀念.

因為初代鐵板大師是天文曆算外國高人,
邵雍皇極經世本來就是一種曆法, 一種推步的語言,
集文出版的古今圖書集成" 理數部全書 "也是這樣子玩, 這是宋朝的用法了.

像 96 刻表就是隨著清朝當時的時憲曆來運用條文,
現在市面上看的到公開的條文大概可用度不高, 跟鄭氏星案一樣,
社會背景環境, 人與人的價值觀都不一樣了.

反而還原初代鐵板大師的想法, 再下去用手邊所有會的下去玩,
這樣好像才比較不會被初代鐵板大師笑說 :)

其實嚴格來說, 中國數術探討的是一種時空的語言,
希望準確描述天地間人事事物在時空中現象的變化,
最初的心念, 與現代探討學問的精神, 並無二致.

 邵康節的皇極經世最初的觀念, 應該是來自一行的" 大衍曆 "吧,
 因為大衍看出了卦是 2 進位表示系統, 當初易經是用 binary coding 史事,
 所以就用這個融會貫通到最後的觀念來設計曆法, 設計了 15 年, 完成之後就累壞了.

不知道有沒有學孔明那樣搭七星燈祈攘,
像東密一堆佛道不分麻醬麵炸醬麵南投意麵,
全是唐朝的時候, 從一行這邊學過去的說.

 過了千年之後, 又變成漫畫" 孔雀王 "回傳中土, 呵呵.

------

新唐書裡面的" 大衍曆 "在這邊說:

一行一開始的觀念就很酷了, 大概是學" 三統曆 ", " 四分曆 ",
不管曆法的數學怎麼變, 關鍵點還是在描述人事時空現象的變化.

.

其 一 曆 本 議 曰 :

易 : 「 天 數 五 , 地 數 五 , 五 位 相 得 而 各 有 合 ,
     所 以 成 變 化 而 行 鬼 神 也 。 」

 天 數 始 於 一 , 地 數 始 於 二 , 合 二 始 以 位 剛 柔 。
 天 數 終 於 九 , 地 數 終 於 十 , 合 二 終 以 紀 閏 餘 。

 天 數 中 於 五 , 地 數 中 於 六 , 合 二 中 以 通 律 曆 。
 天 有 五 音 , 所 以 司 日 也 。 地 有 六 律 , 所 以 司 辰 也 。

參 伍 相 周 , 究 於 六 十 , 聖 人 以 此 見 天 地 之 心 也 。
自 五 以 降 , 為 五 行 生 數 ; 自 六 以 往 , 為 五 材 成 數 。
錯 而 乘 之 , 以 生 數 衍 成 位 。

 一 、 六 而 退 極 , 五 、 十 而 增 極 ;
 一 、 六 為 爻 位 之 統 , 五 、 十 為 大 衍 之 母 。

成 數 乘 生 數 , 其 算 六 百 , 為 天 中 之 積 。
生 數 乘 成 數 , 其 算 亦 六 百 , 為 地 中 之 積 。

 合 千 有 二 百 , 以 五 十 約 之 , 則 四 象 周 六 爻 也 ;
 二 十 四 約 之, 則 太 極 包 四 十 九 用 也 。

綜 成 數 , 約 中 積 , 皆 十 五 。
綜 生 數 , 約 中 積 , 皆 四 十 。
兼 而 為 天 地 之 數 , 以 五 位 取 之, 復 得 二 中 之 合 矣 。

 蓍 數 之 變 , 九 、 六 各 一 , 乾 坤 之 象 也 。
 七 、 八 各 三 , 六 子 之 象 也 。

故 爻 數 通 乎 六 十 , 策 數 行 乎 二 百 四 十 。
是 以 大 衍 為 天 地 之 樞 , 如 環 之 無 端 , 蓋 律 曆 之 大 紀 也 。

/*
 j5 註:

 像後來" 皇極經世 "就用 12 跟 30, 也是從這邊開始的,
 搞不好陳希夷也是從一行那邊學到所謂的" 先天 "心法說.

 " 授時觀象 "都算是一種基本的技法吧, 反推就是" 觀象 "以" 授時 ",
 用看到的象, 來推論可能是什麼時候. 歸納跟演繹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

*/

 夫 數 象 微 於 三 、 四 , 而 章 於 七 、 八 。

卦 有 三 微 , 策 有 四 象 , 故 二 微 之 合 , 在 始 中 之 際 焉 。
蓍 以 七 備 , 卦 以 八 周 , 故 二 章 之 合 , 而 在 中 終 之 際 焉 。

中 極 居 五 六 間, 由 闢 闔 之 交 , 而 在 章 微 之 際 者 , 人 神 之 極 也 。

 天 地 中 積 , 千 有 二 百 , 揲 之 以 四 , 為 爻 率 三 百 ; // j5 註: 1200/4 = 300
 以 十 位 乘 之 ,而 二 章 之 積 三 千 ; // j5 註: 300*10 = 3000

 以 五 材 乘 八 象 , 為 二 微 之 積 四 十 。 // j5 註: 5 * 8 = 40
 兼 章 微 之 積 , 則 氣 朔 之 分 母 也 。 // j5 註: 3000 + 40 = 3040, 拿這個當分母

以 三 極 參 之 , 倍 六 位 除 之 , 凡 七 百 六 十 , 是 謂 辰 法 , 而 齊 於 代 軌 。
以 十 位 乘 之 , 倍 大 衍 除 之 , 凡 三 百 四 , 是 謂 刻 法 , 而 齊 于 德 運 。

/*
 j5 註:

 3040/2 = 1520, 接著將 1520*3 = 4560, 再將 4560 / 6 = 760.
 3040*10 = 30400, 再來 30400 / 50 = 608, 最後將 608 / 2 = 304.

*/

 半 氣 朔 之 母 , 千 五 百 二 十 , 得 天 地 出 符 之 數 ,
 因 而 三 之 , 凡 四 千 五 百 六 十 , 當 七 精 返 初 之 會 也 。

/*
 j5 註:

 760 * 2 = 1520, 因而三之, 1520 * 3 = 4560.

*/


易 始 于 三 微 而 生 一 象 , 四 象 成 而 後 八 卦 章 。

 三 變 皆 剛 , 太 陽 之 象 。
 三 變 皆 柔 , 太 陰 之 象 。
 一 剛 二 柔 , 少 陽 之 象 。
 一 柔 二 剛 , 少 陰 之 象 。

少 陽 之 剛 , 有 始 、 有 壯 、 有 究 。
少 陰 之 柔 , 有 始、 有 壯 、 有 究 。
兼 三 才 而 兩 之 , 神 明 動 乎 其 中 。
故 四 十九 象 , 而 大 業 之 用 周 矣 。


.

 數 之 德 圓 , 故 紀 之 以 三 而 變 於 七 。
 象 之 德 方 , 故 紀 之 以 四 而 變 于 八 。

人 在 天 地 中 , 以 閱 盈 虛 之 變 , 則 閏 餘 之 初 , 而 氣 朔 所 虛 也 。
以 終 合 通 大 衍 之 母 , 虧 其 地 十 , 凡 九 百 四 十 為 通 數 。

終 合 除 之 , 得 中 率 四 十 九 , 餘 十 九 分 之 九 ,
終 歲 之 弦 , 而 斗 分 復 初 之 朔 也 。

地 於 終 極 之 際 , 虧 十 而 從天 , 所 以 遠 疑 陽 之 戰 也 。

夫 十 九 分 之 九 , 盈 九 而 虛 十 也。
乾 盈 九 , 隱 乎 龍 戰 之 中 , 故 不 見 其 首 。
坤 虛 十 , 以 導 潛 龍 之 氣 , 故 不 見 其 成 。

周 日 之 朔 分 , 周 歲 之 閏 分 , 與 一 章 之 弦 , 一 蔀 之 月 ,
皆 合 於 九 百 四 十 , 蓋 取 諸 中 率 也。


.

 一 策 之 分 十 九 , 而 章 法 生 ;
 一 揲 之 分 七 十 六 , 而 蔀 法 生 。

一 蔀 之 日 二 萬 七 千 七 百 五 十 七 〔 一 〕 , 以 通 數 約 之 ,
凡 二 十 九 日 餘 四 百 九 十 九 , 而 日 月 相 及 於 朔 , 此六 爻 之 紀 也 。


 以 卦 當 歲 , 以 爻 當 月 , 以 策 當 日 ,
 凡 三 十 二 歲 而 小 終 , 二 百 八 十 五 小 終 而 與 卦 運 大 終 ,
 二 百 八 十 五 , 則 參 伍 二 終 之 合 也 。


.

 數 象 既 合 , 而 遯 行 之 變 在 乎 其 間 矣 。

所 謂 遯 行 者 , 以 爻 率 乘 朔 餘 , 為 十 四 萬 九 千 七 百,
以 四 十 九 用 、 二 十 四 象 虛 之 , 復 以 爻 率 約 之 , 為 四 百 九 十 八 、
微 分 七 十 五 太 半 , 則 章 微 之 中 率 也 。

二 十 四 象, 象 有 四 十 九 蓍 , 凡 千 一 百 七 十 六 。
故 虛 遯 之 數 七 十 三, 半 氣 朔 之 母 , 以 三 極 乘 參 伍 ,
以 兩 儀 乘 二 十 四 變 , 因 而 并 之 , 得 千 六 百 一 十 三 , 為 朔 餘 。
四 揲 氣 朔 之 母 , 以 八 氣 九 精 遯 其 十 七 , 得 七 百 四 十 三 , 為 氣 餘 。


歲 八 萬 九千 七 百 七 十 三 而 氣 朔 會 , 是 謂 章 率 。
歲 二 億 七 千 二 百 九十 萬 九 百 二 十 而 無 小 餘 , 合 于 夜 半 , 是 謂 蔀 率 。
歲 百 六 十 三 億 七 千 四 百 五 十 九 萬 五 千 二 百 而 大 餘 與 歲 建 俱 終 ,是 謂 元 率 。 此 不 易 之 道 也 。

/*

 j5 註:

 這些數字看起來很大, 可是古代曆法先抓住日月五星週期, 求一個最大公倍數,
 接下來再看之後到了多少, 用日月五星自己的行度下去除掉週期, 接著換算步法看走到那邊.

 一行是用大衍之數與卦來做演繹, 應該是先得到數之後, 再逆推用卦爻來表示吧.

*/

.

 策 以 紀 日 , 象 以 紀 月 。

故 乾 坤 之 策 三 百 六 十 , 為 日 度 之 準 。
乾 坤 之 用 四 十 九 象 , 為 月 弦 之 檢 。

 日 之 一 度, 不 盈 全 策 ;
 月 之 一 弦 , 不 盈 全 用 。

故 策 餘 萬 五 千 九 百 四 十 三 , 則 十 有 二 中 所 盈 也 。
用 差 萬 七 千 一 百 二 十 四 ,則 十 有 二 朔 所 虛 也 。

 綜 盈 虛 之 數 , 五 歲 而 再 閏 。
 中 節 相距 , 皆 當 三 五 ;
 弦 望 相 距 , 皆 當 二 七 。

升 降 之 應 , 發 斂 之 候 , 皆 紀 之 以 策 而 從 日 者 也 。
表 裏 之 行 , 朓 朒 之 變 , 皆 紀 之 以 用 而 從 月 者 也 。

.

 積 算 曰 演 紀 , 日 法 曰 通 法 , 月 氣 曰 中 朔 ,
 朔 實 曰 揲 法 , 歲 分 曰 策 實 , 周 天 曰 乾 實 , 餘 分 曰 虛 分 。

氣 策 曰 三 元 , 一 元 之 策 , 則 天 一 遯 行 也 。
月 策 曰 四 象 , 一 象 之 策 , 則 朔 、 弦 、 望 相 距 也 。

 五 行 用 事 , 曰 發 斂 。

候 策 曰 天 中 , 卦 策 曰 地 中 , 半 卦 曰 貞 悔 。
旬 周 曰 爻 數 , 小 分 母 曰 象 統 。

.

日 行 曰 躔 , 其 差 曰 盈 縮 , 積 盈 縮 曰 先 後 。
古 者 平 朔 , 月 朝 見 曰 朒 , 夕 見 曰 朓 。

 今 以 日 之 所 盈 縮 、 月 之 所 遲 疾 損 益 之 , 或 進 退 其 日 , 以 為 定 朔 。
 舒 亟 之 度 , 乃 數 使 然 , 躔 離 相 錯 , 偕 以 損 益 , 故 同 謂 之 朓 朒 。

月 行 曰 離 , 遲 疾 曰 轉 度 , 母 曰 轉 法 。
遲 疾 有 衰 , 其 變 者 勢 也 。

月 逶 迤 馴 屈 , 行 不 中 道 , 進 退 遲 速 , 不 率 其 常 。
過 中 則為 速 , 不 及 中 則 為 遲 。 積 遲 謂 之 屈 , 積 速 謂 之 伸 。

 陽 , 執 中 以 出 令 , 故 曰 先 後 ;
 陰 , 含 章 以 聽 命 , 故 曰 屈 伸 。

 日 不 及 中 則 損 之 , 過 則 益 之 。
 月 不 及 中 則 益 之 , 過 則 損 之 。
 
尊 卑 之 用 睽 , 而 及 中 之 志 同 。

.

觀 晷 景 之 進 退 , 知 軌 道 之 升 降 。

 軌 與 晷 名 舛 而 義 合 , 其 差 則 水 漏 之 所 從 也 。總 名 曰 軌 漏 。
 中 晷 長 短 謂 之 陟 降 。 景 長 則 夜 短 , 景 短 則夜 長 〔 二 〕 。
 積 其 陟 降 , 謂 之 消 息 。

遊 交 曰 交 會 , 交 而 周 曰 交 終 。
交 終 不 及 朔 , 謂 之 朔 差 。 交 中 不 及 望 , 謂 之 望 差 。
日 道 表 曰 陽 曆 , 其 裏 曰 陰 曆 。 五 星 見 伏 周 , 謂 之 終 率 。
以 分 從 日 謂 之 終 日 , 其 差 為 進 退 。

/*

 j5 註:

 底下是實際推演的例子囉, 就是把上面的觀念直接換算成實際的曆法數據.

*/

.

開 元 大 衍 曆 演 紀 上 元 閼 逢 困 敦 之 歲 , 距 開 元 十 二 年 甲 子 ,
積 九 千 六 百 九 十 六 萬 一 千 七 百 四 十 算 。

一 曰 步 中 朔 術

 通 法 三 千 四 十 。
 策 實 百 一 十 一 萬 三 百 四 十 三 。
 揲 法 八 萬 九 千 七 百 七 十 三 。
 滅 法 九 萬 一 千 二 百 。

策 餘 萬 五 千 九 百 四 十 三 。
用 差 萬 七 千 一 百 二 十 四 。
掛 限 八 萬 七 千 一 十 八 。
三 元 之 策 十 五 , 餘 六 百 六 十 四 , 秒 七 。

 四 象 之 策 二 十 九 , 餘 千 六 百 一 十 三 。
 中 盈 分 千 三 百 二 十 八 , 秒 十 四 。
 朔 虛 分 千 四 百 二 十 七 。

爻 數 六 十 〔 一 〕 。
象 統 二 十 四 。

/*

 j5 註:

 接下來就是模擬 50 根筮竹去 1 的大衍筮法,
 這個程序在黃宗羲的" 易學象數論 "裡面就算是落實觀念的演算法了.

 古人用這個程序模擬天地萬物的生滅衰亡, 成住壞空的變化.

 換用現代的話來講, 就像是創世紀或佛說入胎經,
 還是從胚胎學到生理病理學的中西生命科學吧,
 也是所謂的大爆炸之後的宇宙變化.

 求人與天地同步的那個原點, 求天地之心而已.

*/

以 策 實 乘 積 算 , 曰 中 積 分 。 盈 通 法 得 一 , 為 積 日。
爻 數 去 之 , 餘 起 甲 子 算 外 , 得 天 正 中 氣 。 凡 分 為 小 餘, 日 為 大 餘 。

 加 三 元 之 策 , 得 次 氣 。 凡 率 相 因 加 者 , 下 有 餘 秒 , 皆 以 類 相 從 。
 而 滿 法 迭 進 , 用 加 上 位 。 日 盈 爻 數 去 之 。

 以 揲 法 去 中 積 分 , 不 盡 曰 歸 餘 之 掛 。
 以 減 中 積 分, 為 朔 積 分 。 如 通 法 為 日 , 去 命 如 前 , 得 天 正 經 朔 。

加 一 象 之 日 七 、 餘 千 一 百 六 十 三 少 , 得 上 弦 。 倍 之 , 得 望。
參 之 , 得 下 弦 。 四 之 , 是 謂 一 揲 , 得 後 月 朔 。

 凡 四 分 , 一 為 少 , 三 為 太 。  

 綜 中 盈 、 朔 虛 分 , 累 益 歸 餘 之 掛 , 每 其 月 閏 衰 。
 凡 歸 餘 之 掛 五 萬 六 千 七 百 六 十 以 上 , 其 歲 有 閏 〔 二 〕 。

因 考 其 閏 衰 , 滿 掛 限 以 上 , 其 月 合 置 閏 。
或 以 進 退 , 皆 以 定 朔 無 中 氣 裁 焉 。
   

.

凡 常 氣 小 餘 不 滿 通 法 、 如 中 盈 分 之 半 已 下 者 ,
以 象 統 乘 之 , 內 秒 分 , 參 而 伍 之 , 以 減 策 實 ;
不 盡 , 如 策 餘 為 日 。 命 常 氣 初 日 算 外 , 得 沒 日 。

凡 經 朔 小 餘 不 滿 朔 虛 分 者 , 以 小 餘 減 通 法 , 餘 倍 參 伍 乘 之 , 用 減 滅 法 ;
不 盡 , 如 朔 虛 分 為 日 。 命 經 朔 初 日 算 外 , 得 滅 日 。



.



    其 六 卦 議 曰 :

   
十 二 月 卦 出 於 孟 氏 章 句 , 其 說 易 本 於 氣 , 而 後 以人 事 明 之 。
京 氏 又 以 卦 爻 配 期 之 日 , 坎 、 離 、 震 、 兌 ,其 用 事 自 分 、 至 之 首 ,
皆 得 八 十 分 日 之 七 十 三 。

頤 、 晉、 井 、 大 畜 , 皆 五 日 十 四 分 , 餘 皆 六 日 七 分 ,
止 於 占 災眚 與 吉 凶 善 敗 之 事 。 至 於 觀 陰 陽 之 變 , 則 錯 亂 而 不 明 。

自 乾 象 曆 以 降 , 皆 因 京 氏 。 惟 天 保 曆 依 易 通 統 軌 圖 。
自入 十 有 二 節 、 五 卦 、 初 爻 , 相 次 用 事 , 及 上 爻 而 與 中 氣偕 終 ,
非 京 氏 本 旨 及 七 略 所 傳 。

按 郎 顗 所 傳 , 卦 皆 六 日七 分 , 不 以 初 爻 相 次 用 事 , 齊 曆 謬 矣 。
又 京 氏 減 七 十 三分 , 為 四 正 之 候 , 其 說 不 經 ,
欲 附 會 緯 文 「 七 日 來 復 」而 已 。

    夫 陽 精 道 消 , 靜 而 無 跡 , 不 過 極 其 正 數 , 至 七 而通 矣 。
七 者 , 陽 之 正 也 , 安 在 益 其 小 餘 , 令 七 日 而 後 雷動 地 中 乎 ?

當 據 孟 氏 , 自 冬 至 初 , 中 孚 用 事 , 一 月 之 策, 九 六 、 七 八 , 是 為 三 十 。

而 卦 以 地 六 , 候 以 天 五 , 五六 相 乘 , 消 息 一 變 , 十 有 二 變 而 歲 復 初 。
坎 、 震 、 離 、兌 , 二 十 四 氣 , 次 主 一 爻 , 其 初 則 二 至 、 二 分 也 。

坎 以陰 包 陽 , 故 自 北 正 , 微 陽 動 於 下 , 升 而 未 達 , 極 於 二 月,
凝 涸 之 氣 消 , 坎 運 終 焉 。

春 分 出 於 震 , 始 據 萬 物 之 元, 為 主 於 內 , 則 群 陰 化 而 從 之 ,
極 于 南 正 , 而 豐 大 之 變窮 , 震 功 究 焉 。

離 以 陽 包 陰 , 故 自 南 正 , 微 陰 生 於 地 下, 積 而 未 章 , 至 于 八 月 ,
文 明 之 質 衰 , 離 運 終 焉 。

仲 秋陰 形 于 兌 , 始 循 萬 物 之 末 , 為 主 於 內 , 群 陽 降 而 承 之 ,
極 於 北 正 , 而 天 澤 之 施 窮 , 兌 功 究 焉 。

故 陽 七 之 靜 始 於坎 , 陽 九 之 動 始 于 震 , 陰 八 之 靜 始 于 離 ,
陰 六 之 動 始 于兌 。 故 四 象 之 變 , 皆 兼 六 爻 , 而 中 節 之 應 備 矣 。

易 爻 當日 , 十 有 二 中 , 直 全 卦 之 初 ; 十 有 二 節 , 直 全 卦 之 中 。
齊 曆 又 以 節 在 貞 , 氣 在 悔 , 非 是 。


雖然可能跟 lilium 兄推的" 太乙數統宗大全 "不同,
找曆法資料看到這篇, 不知道能不能有所幫助, 跑來幫 lilium 打氣加油~~

這篇文章很有趣喔, " 太乙數的第一部曆法 ", 其實就是四分曆.
看來" 四分曆 "不僅僅影響" 運氣學說 ", 也跟著太乙數連動.

換個講法來說, 曆法其實是原點, 太乙數, 運氣學說,
同時期的演算法架構設計, 都跳不出那個當下時間軸的設定.


呵呵, 政餘源流比較明確, 沒幾本書, 在以前沒有電腦的年代,
大概天文曆算就是很好的保護與進入障礙吧.

 看起來從後漢書開始, 先看看日蝕是那時候,
 先推論分野大區域要注意的事, 接下來就開始 trace 個人.

 之前看英國老外推皇室混的好不好, 好像也是這樣子玩.

" 星學大成 "," 果老星宗 ", 接下來就是" 星平會海 "了,
" 星平會海 ", 把五星行度公式全拿掉了, 但是多寫了個秘訣:

------

 朔日與月交會, 受 28 之極陰, 宮有羅計之星,
 朔合辰巳午未, 時在西南, 則必日蝕, 在東北則必不蝕.

 或朔合於夜, 需蝕而不見, 人生遇此, 父多早亡.

-----

上面這個公式有點粗糙, 不過" 星平會海 "主要以八字御政餘,
大概還會配合其他斷訣, 卦也有, 八字也有, 一起合參逼近吧.

 日月蝕是以前天文曆算比賽最主要項目說,
 總覺得日月才是掌握變化關鍵, 一以貫之的主軸.

5 星 4 餘 12 地支 24 山 28 宿 360 度 365 天 384 爻,
只是越來更精確逼近事實而已.

.

Puka 大師有推過" 流星 "的案例嗎 ?
好像日月蝕流星雨這些, 跟地震好像有點關聯.

地震又往往是很多事情的神機前兆, 看歷代的五行志天文志裡面講很多,
只是這種好像算算查查 biblecode 反向 verification, 只能自己記著等著驗證看看.

不過今天 trace 一行的著作, 一行實在太強了,
比易學, 數學, 天文曆算, ... 就算了,
還是東密的源頭, 要贏過一行好像有點困難 :)

但是一行只活了 45 歲, 天才大概都是這樣子的吧.
斗數的源頭也被一行寫光光, 哈哈.

------

.

一行還編寫了《開元大衍歷》、《七政長曆》、《易論》、《心機算術》、
《宿曜儀軌》、《七曜星辰別行法》、《北斗七星護摩法》

.

一行(683?-727) 唐朝高僧,天文學家。俗姓張,名遂,卒謚大慧禪師。
巨鹿(今屬河北)人為我國佛教密宗之祖。精通天文曆法,並善於吸收漢易中的合理成分,
引用卦氣說來解說曆法。曾推《周易》大衍之數,改撰《開元大衍曆經》。

開元十五年(727年),製成唐朝最好、亦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大衍曆》,
其著作有《一行易纂》,另有易學著作《卦議》及《大日經疏》、《大衍曆》、《開元大衍曆經》
、《七政長曆》、《心機算術》、《攝調伏藏》、《七曜星辰別行法》、《北斗星護摩法》等。

------


T49n2036_p0591c11(00)║(十七) 是年十一月己丑。
T49n2036_p0591c12(08)║禪師一行寢疾于華嚴寺。舊唐史云。
T49n2036_p0591c13(10)║帝一夕夢游其寺見一室繩床竹窗氣象蕭索。及旦行以疾聞。
T49n2036_p0591c14(02)║帝遣中使候問。使還奏行居處之狀。
T49n2036_p0591c15(04)║與所夢冥合。帝歎久之。
T49n2036_p0591c16(11)║有旨命京城十大德為行結壇祈福。既而行疾少間。詔陪駕幸新豐。
T49n2036_p0591c17(01)║未幾行疾革。帝親候問。遂沐浴端坐而逝。
T49n2036_p0591c18(00)║春秋四十有五。帝哭之哀甚。輟朝三日。
T49n2036_p0591c19(00)║有詔傷悼聽停龕三七日。與中外贍禮。
T49n2036_p0591c20(01)║行容貌如生。而鬢髮日長。
T49n2036_p0591c21(07)║帝親製碑書之於石。出內庫錢五十萬建塔銅人原。
T49n2036_p0591c22(03)║諡曰大惠禪師。

.

            帝嘗從容問國祚幾何有留難不。
T49n2036_p0591c23(00)║行曰。鑾輿有萬里之行。社稷終吉。
T49n2036_p0591c24(03)║帝驚問故不答。退以小金合進之曰。至萬里即開。
T49n2036_p0591c25(00)║帝一日發合視之。蓋當歸少許。
T49n2036_p0591c26(04)║及祿山亂駕幸成都至萬里橋。忽悟未幾果歸。
T49n2036_p0591c27(02)║昭宗初封吉王。而唐以昭宗而滅。故云終吉。

.

T49n2036_p0591c28(01)║有里媼素供行。而媼一子坐殺人將之刑。
T49n2036_p0591c29(01)║媼悲泣請救。行怜之。令弟子捕生物。
T49n2036_p0592a01(02)║得雉豕七。行日藏其一於甕中。為梵語咒之。
T49n2036_p0592a02(01)║七日北斗盡沒。朝廷震驚。太史奏將有變。
T49n2036_p0592a03(01)║請避正殿禳之。帝密以問行。對曰。此無他。
T49n2036_p0592a04(01)║蓋妖魔也。凡嗔心壞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
T49n2036_p0592a05(00)║若賜赦天下則妖不能為。帝然之。遂大赦。
T49n2036_p0592a06(00)║媼子由是得免。行日出一豕則一星現。
T49n2036_p0592a07(01)║至七日而斗復如故。其祕術多此類。

.

T49n2036_p0592a08(03)║著易論十二卷。大衍論二十卷。
T49n2036_p0592a09(07)║開元大衍曆五十二卷。七政長曆三卷。釋氏系錄。大衍玄圖。
T49n2036_p0592a10(00)║心機算術。括遁甲十六局。六壬連珠歌。
T49n2036_p0592a11(01)║六壬髓經。天一太一經。太一局遁甲經。
T49n2036_p0592a12(02)║各一卷。五音地里經十五卷。
T49n2036_p0592a13(07)║宰相李吉甫奉詔撰一行傳一卷。並見唐藝文志。
T49n2036_p0592a14(04)║十六年詔特進張說曆官陳玄景等。
T49n2036_p0592a15(06)║編次一行所撰大衍曆施用。三月駕幸溫湯。
T49n2036_p0592a16(05)║道由一行塔所。帝為駐蹕徘徊。令品官詣塔。
T49n2036_p0592a17(04)║告以出豫之意。賜帛五十疋。令蒔塔前松柏。
T49n2036_p0592a18(03)║其為聖眷如此。宋史官歐陽文忠曰。
T49n2036_p0592a19(05)║自太初至麟德曆。凡二十三家。與天雖近而未密。
T49n2036_p0592a20(02)║至一行則密矣。其倚數立法。固無以易也。
T49n2036_p0592a21(02)║後世雖有改作者。皆依倣而已。沙門道泓者。
T49n2036_p0592a22(01)║生黃州與侍郎張敬之厚善。
T49n2036_p0592a23(06)║能言吉凶亡不明驗。

.

            嘗為中書張說視宅。戒曰。
T49n2036_p0592a24(04)║無穿東北壬隅也。他日見說曰。宅氣索然云何。
T49n2036_p0592a25(02)║與說共視隅有三坎丈餘。泓驚曰。
T49n2036_p0592a26(05)║公富貴一世而已。諸子將不終。說懼將平之。泓曰。
T49n2036_p0592a27(01)║客土無氣。與土脈不連。譬身瘡痏。
T49n2036_p0592a28(03)║補他肉無益也。其後說諸子皆污祿山以斥死。
T49n2036_p0592a29(01)║果如其言

.

T49n2036_p0592b01(00)║  論曰。歐陽文忠公雅嫉吾釋。
T49n2036_p0592b02(05)║  未始略有假借。獨於唐志尊一行大衍之作。
T49n2036_p0592b03(04)║  而宋景文於方技篇削一行玄奘等傳。
T49n2036_p0592b04(05)║  而獨著道泓地理之說。
T49n2036_p0592b05(12)║  或者以為唐浮圖行業無足為二公取者。故止於是而已。夫豈然哉。
T49n2036_p0592b06(02)║  蓋大衍所以統天時。地理則切於人事。
T49n2036_p0592b07(03)║  是宜史筆取也。若吾釋之盛莫甚於唐。
T49n2036_p0592b08(04)║  凡三百年間。以道德為天下宗師者。不可悉數。
T49n2036_p0592b09(02)║  歐宋以為奉異方之教。故諱之而不書。
T49n2036_p0592b10(03)║  猶春秋時雖老聃郯子之賢。
T49n2036_p0592b11(08)║  返不若江人黃人得書于經。豈亦老氏不足取哉。蓋國經之典。
T49n2036_p0592b12(00)║  凡禮樂刑政所及貴賤必書。
T49n2036_p0592b13(05)║  若吾浮圖大絕世累穎脫塵表者。於刑政何與焉。
T49n2036_p0592b14(02)║  宜其不參於世典也。由是言之。歐宋黜吾釋。
T49n2036_p0592b15(01)║  其微意乃所以尊之也。盛哉一行。
T49n2036_p0592b16(04)║  前膺洛下閎八百年之讖。
T49n2036_p0592b17(10)║  當時則明天子跪之稱為聖人。及其製作施於後世。
T49n2036_p0592b18(05)║  縕天地貫幽明歷數百年而其術益驗。果聖與賢耶。
T49n2036_p0592b19(00)║  吾弗得而知矣


 呵呵, 最近看好多地方都在聊" 準 "跟" 不準 ",
 小弟也來報告一下跟一行大師請益之後的一些想法.

基本上, 當一個技術越準的時候, 就是它越不準的開始.
老子常常講: " 反者道之動 ", 就在講這個說.

 怎麼說呢 ? 這世界似乎存在著很大的相似, 氣象, 市場, 人心行為,
 只要數量大到一個程度, 集體巨觀現象就閃不掉會出現明顯的趨勢,
 但是微觀個別現象的亂度卻是越來越大, 兩者一陰一陽,
 方向相反, 卻有著相同的結果, 因為這世界是個圓吧.

 不管從地球那一端出發, 總是有機會繞上個千百萬圈之後,
 再度回到出發的那個原點, 如果沒有跑到外太空去的話 :)

.

以市場來說好了, 隨著電腦的發展,
觀察數值設計各種不同預測模式的技術分析就越蓬勃發展,
最後形成所謂的" 程式交易 ".

不是說這個不好用, 而是這個跟當初做" 人工智慧 "一樣,
有根本邏輯上的困窘之處. 怎麼說呢 ?

 內外合互自反無, AI 當初遇到的困境是:

 我們怎麼可能設計出能夠超越自己智慧的機器 ?
 換個講法是: 我們要如何能自己超越自己 ?

AI 也好, 技術分析也好, 基本上都基於數學,
或者是衍生自人類語言, 所謂的 symbolic logic,
印象站長是 neuron network 的高手, 相信這兒也有 fuzzy 大師,
但是基本上, 這些都是架在人類發展出來的數學, 這是工具,
工具如何能勝過人 ? 就像人如何能贏過創造者的上帝呢 ?

 而且工具會隨著用的人越來越多,
 會的人越來越多, 而變的越沒有用.

.

要說是" 價量關係 "也好, 要說是" 物以稀為貴 "也好,
在市場中, 一個技術越有用越好用越容易用, 最後就會變的越沒用.

 就拿程式設計來說好了, 一開始沒什麼人會的時候,
 單單會打卡片放進 PDP-11 裡面就很強了,
 到了後來有 VAX 大家還排隊搶著用, 為了交作業.

 接下來就是 Apple ][ 了, 當初為了不讓人家 copy game,
 各種保護技巧全部通通出籠, 而且都是秘密.

 印象很深刻的是, 到了 PC 大趨勢起來之後,
 所有當時做 Apple ][ 保護的名家都出書了,
 因為那些技術不再有用.

像 c 語言也是這樣, 以前會個 c 語言就很了不起了,
現在好像變成 c 語言只是入門的基本功夫, 因為會的人越來越多.

 市場裡面的" 技術分析 "也是這樣, 相信一開始移動平均線就很好用了,
 結果大家都用移動平均線的時候, 移動平均線就開始沒有用了.

 這跟現在大家都看 k 線, 作手就利用個股 k 線進貨出貨一樣.

-------

所以阿, 準這個字只是時間軸上移動的點, 就像日晷影子的頂端, 不停的移動.
發生過的事才能夠講" 準不準 "不是嗎 ?

 除非我們的心失去彈性, 被環境侷限, 不然總是會有無限的可能的,
 就像杯子裡面的水分子, 總是會有機會做各個方向最大亂度的布朗運動.

但是誰來裝這杯水, 水又從何而來, 將往何去,
水加上一點點的糖就又完全變的不同了, 這都遠比準與不準來的重要多多了.

 準跟解法不全是對稱的, 準只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一個面向而已.

.

像以前沒有現在大氣衛星氣象預報前,
只能靠所謂的" 風角占 "從地表用視力去看跡象,
所以常常大雨大風大水大雷電, 就會讓很多人受傷.

 現在有氣象報告了, 氣象報告也越來越準, 生命受到的保障越來越多,
 但是反過頭來越多的人開越多的車排出越多的廢氣, 做越多的事去破壞大氣的平衡.

這個不用講什麼溫室效應或大氣層破了個洞, 單單用水來想就好了.
我們不是用水去洗去沖越來越多的髒東西 ? 而且這些髒東西很多都是人造而無法還原的.

 水不是沖到下水道就算了, 隨著河流進入海洋, 想也知道, 海洋只會越來越渾濁,
 水就越來越髒, 水受到陽光蒸發上升為水氣, 我們如何能期待有乾淨的雲 ?

既然沒有乾淨的雲, 何來乾淨的水 ? 水氣雲霧大氣狀態跟著被改變越來越大,
很自然根據過去經驗的氣象報告只會越來越不準, 越來越多沒有看過的現象.

 " 明天過後 "其實演的有點誇張,
 但是當我們越強的時候, 其實我們變的越弱.

漢唐羅馬帝國都曾經那麼強盛, 歷史也很明顯的記著,
熱到過頭時, 接下來就是下大雨的時候了.

 大概" 準 "跟" 不準 ", 或許也就是這樣吧.

呵呵 trace 了一下最近身邊大家遇到的毛病,
發現" 開元占經 "裡面講日晷那邊, " 易緯 "講的還蠻準的說,
難怪後來這書會被當權者列為禁書, 妖言惑眾, 太準了, 哈哈.

 算是跟 5 運 6 氣屬於同一卦的, 卦氣吧,
 用卦的 binary coding 來日月曆法掛勾,
 連帶讓天文曆算與卦象人事相結合囉. :)

----

開元占經 卷五 日晷影

立夏, 晷長 4 尺 3 寸 6 分:

 當至不至, 旱五榖, 傷牛畜, 病末.

/*
  j5 註:

  立夏這種應該算是 24 節氣模式,
  比六經病欲解時的 12 地支模式又更進一步了,
  王冰用的四分曆模式, 基本上可進可退. :)

  5 月 5,6 號之後立夏,  
  在六經病就開始進到太陽部位, 巳字,
  可是應該從辰字走進巳字, 結果該至而未至,
  量不到應該有的長度, 把不到該有的脈象,
  所以就大概心裡有的底, 相關證象就會冒出來了.

  疑, 好死不死, 剛好也可以從證象逆推到底是早到還是遲到.
  跟上班一樣, 有人習慣早到, 有人晚睡晚起晚到晚退.

  該進入巳字沒有進去, 熱空氣上不去, 沒辦法下雨, 乾旱是必然的.
  牛是丑土, 做更多的工, 生更多的病. 脾主 4 肢, 所以病末.

*/

 當至而至多, 病頭痛, 腫 口益, 喉痺.

/*
 j5 註:

 看日蝕之後地震, 接著流星雨前, 抓到深海大嘴鯊魚,
 水的力量大概不弱, 巳字衝過頭了,
 從" 少陽寅卯辰 "進到" 太陽巳午未 "來了.

 所以昨天跟前 1,2 星期都在解家人喉嚨的問題說.

 奶奶之前咳不停, 沒痰, 但是咳起來就是咳不停.

 前天是解喉嚨腫起來, 本來想說早點睡就會好了,
 後來昨天發現好像變更痛, 這個不能拖, 趕緊把把脈,
 看看證象, 能用的方子一口氣趕緊全部用上.

 帶 wilson 去打完球回來, 9 點就睡, 還好隔天就沒事了.

 對很多人來說, 聲音就等於是她的工作說.

 傷寒論之所以可貴的地方, 就是除了觀念理論架構之外,
 還有真正可行可重複驗證, 滿足充分必要條件的完整解法說.

 像奶奶的咳, 吃一包就好了說.

*/

--------

ccteng 兄, homa 大師, ocean 學長,
各方前輩高人 ... // j5 註: 僅依筆劃次序 :)

最近遇到的情況有類似的傾向嗎 ?
小弟是在台北遇到的情況.

呵呵, 初看一行表演北斗 7 星消失又出現, 亂像大衛魔術的玩法.
大概準與不準也是這樣子吧. 數術法門工具都只是媒介,
這世界是因著人的感覺才有意義, 只是感覺與感覺間的傳遞而已.

 準是虛妄, 論命者的虛榮心, 問命者的妄想.

就像明明知道業力之無能為力, 勉強看出幾個點,
不小心就忘掉面對人生命運業力的渺小.

然後問命者也像希望依附別人搭順風車,
忘掉自助才有機會人助, 因為錦上添花是人性,
雪中送炭是逆勢而為, 就像大家上網喜歡看喜歡抓檔案,
要主動 coding 想東西寫文章, 那就很辛苦了.

 carlieu 兄說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找先期指標好難阿,
 找半天也差不多只能看到同時指標而已.

是一種機, 一種感覺, 一種人與人的心心相印,
禪宗公案看起來茫無頭緒, 其實都在講人與人無法言喻的感覺傳遞.

 所以大概是法無定法, 只能像孫子兵法那樣對作而已.

-----

台北市立圖書館不錯耶, 還找到日本陰陽師安倍家的書,
不過看看念念想想, 大概高手都有那種特質吧, 無法言喻.

 大師能夠做到的, 雖然我們能夠臨摹盡可能逼近,
 但是終究大師還是大師, 我們後輩晚生小子,
 只能依循上帝給的個人特質, 盡可能找出生命的出口吧.

像哥倫布當時船破了, 只好一群船員都在小島上,
可是船員不守規矩, 跑去欺負當地的土著, 兩邊眼看著就要流血衝突了 !!

 哥倫布在當下說:
 
 " 你們要是跟我們打起來, 我馬上做法讓太陽消失 !! " 

剛好哥倫布手上帶著當時的" 天文日曆 ", 裡面寫著就要日蝕了.
土著船員兩邊打到一半, 太陽就漸漸消失了, 土著就嚇壞了,
馬上請哥倫布還給他們太陽 !!

 大概哥倫布也學一行, 還是安倍陰陽師搞那些噱頭花招,
 後來土著就把哥倫布當神的代表, 還天天送食物水果呢.

大概對作都是這樣子吧, 人跟黑猩猩基因只差 1%,
結果一個在動物園, 一個跑去看他.

 企鵝那邊應該像 San Diego Zoo 那樣,
 要加上滑動帶拉, 不然看的人都擠在那邊,
 真是沒有效率又危險阿 !!

------

以前司馬遷也吃過鄧平這種虧說, 所以才會有" 曆術甲子篇 "的產生.
像三式常用冬至換年, 那是在漢朝之前的古曆法, 跟內經古曆法是同一國的說.

 鄧平很會營造感覺, 搞什麼黃鍾律呂 9x9 = 81 乘法表,
 硬生生把司馬遷認真做事的成果給幹掉, 越不準越受到器重 !!

漢朝之後才有正月建寅這種東東, 還好干支紀日一直沒中斷, 不然就慘了.
不過路遙知馬力, 大家都很聰明, 總是有比自己聰明百倍千倍的高手,
所以誠實是最好的策略說, 因為誠信與互助合作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

 有時常想, 八字干支這種大概是從最早的日月五星會合點開始起算的吧,
 所以抓住行度步法週期變化, 一路就這樣用了下來, 不停收集徵象證象.

然後斗數用納音當日月五星會合點, 這應該是跟三統曆, 四分曆學的,
五星步法就用五行局來模擬囉.

 所以真正去量去算政餘 11 曜行度, 這看起來工具的複雜度是越來越增加,
 越來越明確是一定的, 但是準度真的能跟著同步提昇嗎 ? I do no think so.

因為" 準 "是種感覺, 像通靈的人什麼工具也沒有, 可是就可以看到那個象.

 以前的人看龜殼, 看筮竹, 抓住跡象變化背後的道理, 加點推測機率的感覺.
 就準到可以讓頭頭信任要不要真正動手, 幾千幾萬人那樣下海去做.

所以要抓住先期指標, 還真是難阿, 這是上帝的範圍吧,
越接近上帝, 就離上帝越遠. 一開始想, 就越不容易想到答案. :)

呵呵 今天跑去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挖寶,
差點淋成落湯雞, 早上出門的時候還有大太陽說.

 病毒阿, 看的到的病毒還好,
 倒是媒體天天倒垃圾灌病毒到每個人的神識裡,
 這個比較可怕.

 上回去義大利玩, 看到總統選舉的照片很有趣,
 後來搞清楚狀況, 原來是人見人討厭的黑道媒體大亨.

昨天去聽 mtk 頭頭演講, 呵呵,
聊到 consumer entertainment 跟 pc 的不同.

 原來最大的不同阿, 是回到家, 坐在電視前面,
 一打開電視, 智商馬上降低一半以上, 不想動腦筋,
 就像沖澡那樣, media stream 就不停的灌進腦子.

-----

用 PC 燒光碟, 這一家的光碟片燒不進去,
大家會去買可以燒的片子.

 然後喔, 用 DVR 錄節目燒光碟, 呵呵, 某一家爛片子燒不進去時,
 就會有人拿著機器到店裡說要退貨了.

還有喔, 像手機現在都在比外觀 ID 設計了,
一般來說, 紅色賣的最差, 大概只有白色, 淺藍色的 1/3 不到.

 可是喔, 大老闆說, 手機一定要紅藍白三色一起出,
 而且一定要擺在一起, 要不然, 大家就跑去買別家藍白的手機了.

因為有看起來不舒服的紅色, 大家才會考慮買旁邊的藍白說.

------

大概是因為家裡沒有電視, 把書當飯吃, 當水喝, 當電視節目, 當電影看,
跑去台北市立圖書館看到滿滿免費借閱的密笈, 真是讓人感動說.


.

呵呵 來跟 h 大師練練推手好了 :)
至言無語, 或許最好的解釋就是不解釋吧

 那" 不至 "的時候, 就是觀察到這些現象,
 而且是反覆的再現, 就像傷寒方, 拿去吃就有效,
 歷代大師強做解人, 也算是站在巨人肩膀的心意吧.

 但願能夠將心比心, 像禪宗公案那樣.

或許即使是仲景,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看自己寫的傷寒論,
也會有不同的體會也說不定, 或許正因為這樣,
桂林古本才有 13 次傳抄第 7 版的紀錄.

----

 hm, 六氣, 氣化, 經絡, 臟腑, 這是同步垂直軸,
 風暑濕火燥寒, 六氣皆能為病, 肝心脾肺腎,
 是個拿來描述人體現象的非線性抽象架構,
 既然濕氣能夠為病, 那為何 24 節氣不能夠為病呢 ?

---- 

金匱是 5x5 = 25 病方脈證治的架構,
" 中 風 歷 節 病 脈 證 并 治 第 五 ", 是風木的情況.

食衣住行育樂, 台灣大家都很喜歡到處吃,
吃到風木寒水過頭, 跑到經絡臟腑, 四肢脾土, 就浮現底下證象:

.

 味 酸 則 傷 筋 , 筋 傷 則 緩 , 名 曰 泄 。
 鹹 則 傷 骨 , 骨傷 則 痿 , 名 曰 枯 。
 枯 泄 相 搏 , 名 曰 斷 泄 。

 營 氣 不 通 , 衛 不 獨 行 , 營 衛 俱 微 ,
 三 焦 無 所 御 , 四 屬 斷 絕 , 身 體 羸 瘦,
 獨 足 腫 大 , 黃 汗 出 , 脛 冷 。

 假 令 發 熱 , 便 為 歷 節 也 。
 病 歷 節 不 可 屈 伸 , 疼 痛 , 烏 頭 湯 主 之 。

 烏 頭 湯 方 : 治 腳 氣 疼 痛 , 不 可 屈 伸 。

  麻 黃  
  芍 藥  
  黃 耆 各 三 兩  
  甘 草 三 兩 ( 炙 )  
  川 烏 五 枚 ( ● 咀 , 以 蜜 二 升 , 煎 取 一 升 , 即 出 烏 頭 )
   
  上 五 味 , ● 咀 四 味 , 以 水 三 升 , 煮 取 一 升 ,
  去 滓, 內 蜜 煎 中 , 更 煎 之 , 服 七 合 。

  不 知 , 盡 服 之 。

-----

不盡然只有濕氣說, 六氣勝復皆能為病,
更龜毛一點, 以類比現象來說, 太陽月亮皆能為病,
以數位訊號處理來說, 看 A/D sampling 精確度為何,
不僅僅 6 氣, 24 節氣, 360度分秒毫, 非線性機率模式取樣, 皆能為病.

 卦就是最棒的 binary coding language,
 除了 syntax 的 definition/deduction 之外,
 更在 semantic 上面, 累積了 5000 年來中國人的 induction.

 所以太初曆的鄧平, 用 9 x 9 = 81,
 後來還有太玄, 洪範, 的進一步演繹.

 接下來就是一行的大衍曆, 推出 3040 當分母,
 再來的邵雍就吃孟喜京房的觀念,
 繼續改進 30x12 方圓架構來模擬逼近.

 這很酷耶, 因為在清初西方傳教士進來之前,
 大家解問題要不是用 365 1/4 下去解的說,
 就是用 8 x 8 x 6 = 384 下去解,
 沒人想過可以用 360 去逼近說.

只是我們的感官能夠掌握的精確度有限, 而且因人而異,
理法方藥, 脈因證治, 道歸於一, 最終還是回到類比,
歸於每個人的一念之間吧.

.

阿, 對了, 做學問跟做生意是不同的說,
財印相剋, 最近常看到做學問的跟做生意的槓了起來.

 其實這有點像是公司裡面 sales 跟 RD 的觀念差異,
 也像手跟腳, 沒有手, 腳到處亂跑, 什麼事也做不了,
 沒有腳, 單單只有手, 也無能為力.

現在不管那方面, 大概都講 total solution,
學問得靠宣傳推廣行銷, 才有辦法生生不息活下去.

 生意得有俗又大碗好用高品質有寡占特色,
 才有足夠的內力去展現劍宗的獨孤 9 劍. 

做學問跟做生意都是 total solution 的一環,
誠信與互助合作, 應該就是心中的那把尺吧.


呵呵, 上回跟大風師傅聊到風水跟八字怎麼串接在一起,
其實談養吾 6 法跟邵雍祝泌是同一卦的說, 先分陰陽兩片,
接下去就是對齊想描述的現象了.

 談氏 6 法描述風水,
 邵雍描述大尺度史學,
 祝泌玩占推個人進退得失.

這幾天都在 k 古今圖書集成理數部全書,
因為曆法是用數學描述實際天象天體運行步法,
如果能將曆法用易卦 binary coding 方式表達,
那曆法本身除了時空天星意象之外, 人事的規律也因此而統一.

 當年從太初曆鄧平, 三統, 四分, 到一行的大衍曆,
 後來陳希夷的斗數, 理數, 邵康節的皇極經世, 都在想這件事說.

只是形勢比人強, 看明末清初, 還有人用皇極制定曆法,
想跟西方傳教士的曆法拼, 結果就被幹掉了, 還真的是在" 玩命 "阿.
強欺弱, 大欺小, 高溫往低溫地方流動, 關鍵還是在內力夠不夠.

 不過易卦皇極這種 binary coding 的 digital representation,
 在沒有 computer/chip 之前, 雖然有機會作到高精確度表示,
 可是當時玩的人數學都不好, 對天體運行的規律又不熟,
 肯定是不如西方傳教士用近代數學公式推導的結果說.

.

這書是李蜀渝前輩借給集文的, 有黃家騁前輩的序,
很有意思, 很像在解元運的起點到底在那邊有關.

 一般節氣的變化, 除了算太陽月亮軌跡之外,
 通常會用身邊事物實際顯現出來的象去比對剋應.

 像古代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抬頭望星空就知道大概是什麼時候,
 環境中出現怎樣的現象, 大概就是什麼節氣,
 貓咪眼睛反射出瞳孔咪成怎樣的形狀, 大概就是幾點.

世補齋醫書的陸九芝前輩, 是以實際醫家經驗治法的流變,
藉此以測知推測元運的變化, 應該是還有其他辦法才是.

尺度越大的規律, 越難推求, 因為得有好幾代人持續的努力說.
這也就是理論可貴的地方了, 要不然要發現三王星,
只靠觀察大概怎麼量都量不出週期吧.

 印象傳授政餘絕學的 oliver 兄都用皇極經世排八字,
 不知道與黃家騁前輩是否有淵源否 ? 感覺風格很像. 

先從星光兄貼的" 算人物久進善惡 ",
這個喔, 沒有書上的表格, 大概很難推出個所以然來.

 因為祝泌的潤法與起點, 算是從丹法裡面得來的,
 跟邵康節教牛無邪, 張行成的不同, 得用古今圖書集成:
 " 理數部全書 "裡面的表格才有辦法玩說.

一般八字推算比較個體化,
整個大環境趨勢得從現實生活經驗去體會實測,
是優點也是缺點.

像政餘, astrology, 或者是這邊的皇極經世,
從曆法根源入手模擬的模式, 一般來說比較全面:

 要推大環境變化就用世運推法,
 要挑好日子, 就用選擇,
 要取好名字就用音律,
 要推人命也是照玩, 要猜猜看就問卦用占了.

古代還有一招是看卦看星盤看干支開藥,
這大概就跟一行大衍曆被郭守敬授時曆取代掉一樣,
也像後來大家只記得司馬遷史記一樣.

 雖然司馬遷被引刀自宮, 郭守敬也是很沉默,
 沒像鄧平影響揚雄太玄, 司馬光潛虛, 蔡沈洪範五行,
 一行還被當成神人崇拜, 空海當年從一行學到密教,
 回去東密還變成真言宗教主.

呵呵, 弟弟老婆的哥哥那天還跟小弟說,
他們的大師是從日本辛苦求法, 日本人本來還不願意傳授, 呵呵.
現代人願意靜下來, 踏實把事情真正搞懂的, 越來越稀少吧.

 像日本電影電視把安倍家陰陽師搞的神一樣,
 可是安倍家會的, 都是來中土取經的說,
 那天看到安倍家念的書, 不覺呀然一笑 :)

改天肯定會有人到日本拜師求取" 陰陽道 ", " 宿曜道 ",
就像花道, 茶道, 禪道, 這也蠻好的. :)

------

人之善惡遠近,只取本生 4 柱月日起天地卦,求胎卦以推之,
先從元會運世園圖內,於年卦圖中尋月卦,看是何卦,是何 4 爻用事.

卦爻例自上而下,如在下 4 爻管 1 月, 1 爻管 7 日半,
則 7 日半前屬第 4 爻,7 日半後至 15 終,屬笫 3 爻,
16 日至 23 日半,屬第 2 爻,23 半以後至 30 日終,屬初爻。
取本生節氣算,此是起天卦居左,須要卦爻皆當位。

/*
 j5 註:

 30/4 = 7.5, 單單這個就會有曆法上的問題了.
 太陽行度不是規律的說, 因為軌道是橢圓, 會有盈縮的問題.
 這一直到" 三易洞璣 "黃道周才解的比較周全些.

 不然有那家玩皇極經世的, 能夠用卦來描述五星行度嗎 ?
 除了一行玩過之外, 接下來就是黃道周了.

*/

.

既得月卦,又從月卦中尋日卦,看是何卦?何 4 爻卦?
爻亦自上而下,如在下 4 爻管 1 日,則從寅卯辰時屬第 4 爻,
巳午末時屬第 3 爻,申酉戍屬第 2 爻,亥子丑時屬初爻,每 1 爻管 3 個時.

 凡時從寅時數起,如子丑時生,只作昨夜取卦,不屬今日子時算。
 此是起地卦,亦須卦爻皆當位方可用。

天卦居左,地卦居右。

.

檢元會運世從圖看在何宮內,求胎卦之數若干,

又取本生日辰,以節氣推看,是初氣中氣,
初氣用上體,爻自上而下,甲己仲起 4 爻,甲己季起 5 爻,甲己孟起上爻,
中氣用下體卦爻,亦自上而下,甲己仲起初爻,甲己季起 2 爻,甲己孟起 3 爻。

檢日卦陽圖中,取本身節氣尋胎卦,看所得之卦爻辭吉凶云何。

檢先天方圖,看本卦在何宮,驗其旺相休廢何如?
看所得胎卦數若干?卻以本生月日數乘胎卦數為真數。

.

月數正月 1 數,2 月 2 數,12月為 12 數。

 其日數以交節氣日時起數,1 日 1 數,2 日 2 數,30 日為 30 數,
 俱以 4 乘之,合月日數得若干,以 30 除之,
 如滿 100 數例去 90,除 3 個 30,止用 10 數.

 乘胎卦數是為真數,如不滿 30 者,即以此為乘數。

取本生卦爻數,檢甲申年項下看本命年庚在何旬內,
橫數歷第幾位, 得本命庚, 是第幾個 4 爻之卦.

 1 位 1 數,2 位 2 數,10 位是 10 數,30 位是 30 數,
 看得多少爻數,卻用月日時數乘之。

每月數以 12 乘之。( 1 年 12 月)
日數以 360 乘之。( 1 年 360 日)
時數以 4320 乘之。(1 年 4320 時)
共計年月日時共得數若干, 並胎卦爻數若干,
方為一歲所得卦爻之數.

1 歲 10 歲 100 歲 120 歲

將前項真數除萬物數外,一千八百六十六萬二千四百 (18,662,400) 即萬物除數,
再用 120 歲數除之,除此萬物數盡,方為本身所得之數,
再用 10 歲數除之,視餘有多少, 即為爻象算,即其人之壽數。

.

凡數胎卦爻數, 只於本宮節氣卦爻上起算, 假如冬至生人,
得元之元內元之元下, 即於冬至復頤數起, 至本命年庚.

 算如秋分丁未生本命, 只於世之元內元之元下,
 秋分遯咸卦數起, 歷 14 位得萃六 2 爻為胎卦事也.
 合 3 爻為定準, 胎卦爻數 59.

凡觀人物之美恐, 只以所得卦變推之, 陰惡而陽美.

 如初得陽卦變陰卦, 是初美而終惡.
 初得陰卦變陽卦, 乃初惡而終美.
 原得陽卦復變陽卦, 始終俱美.
 原得陰卦復變陰卦, 始終俱惡矣.



[ 例子 ]


假如丁未年戊申丙午日己亥時,係丁未年七月十五日亥時,

/*
 j5 註:

 己丙戊丁
 亥午申未

 這個八字還真的是假如阿, 本來想排出星盤來對照說,
 結果把手上 2000 年對照曆翻了一遍,
 就是找不出哪一個丁未年七月十五日的干支是丙午.

 sigh, 祝泌前輩這樣子不行說, 不夠嚴謹,
 難怪像馬翰如推易元會運, 用的是張行成的世運.

 作學問跟做生意大概只差在一念之間吧,
 可能就是在嚴謹嚴肅嚴格的條件態度不同.
 自重而後人重之說.

 念到後面才發現, 原來這一天不是丙午日拉,
 是西元 1248 年 8 月 17 日, 農曆七月十五是丙寅日沒錯,
 八字如下:

 己丙戊丁
 亥寅申未


*/


自六月二十八日卯時初 3 刻立秋,入節氣 17 日 9 時,
卻不從七月一日起定爻,只從六月二十八日交節初起數之.

 此是起天卦居左,須要卦皆當位,如卦不當位, 當變卦.
 如卦當位, 爻不當位, 只變爻.

今午月卦,陽圖甲申年項下甲辰旬日內,橫數至第 24 位丁末本命,
得 7 月《訟》卦 2 爻、初爻,《困》卦上爻、 5 爻,共 4 爻管 1 月.

/*
 j5 註:

 從甲申開始算到丁未, 共 24 :) 把 60 甲子排出來看看囉,
 然後再查集文出版的理數部全書, p.1044.

 那個午月的" 午 "字等於 7 拉, 農曆七月十五日咩.
 
 這個從冬至開始算第 1 個月, 跟三式一樣, 漢朝正月建寅之前的古曆法.
 所以查表會查到夏至, 而不是一般熟悉的申月.

*/

 其本生日辰入節,在十五日以後,當用《困》卦上爻直事,
 上體《兌》卦與爻皆當位不變.

 其下體《坎》卦不當位,全變作《離》成《革》卦,
 於是上下體皆當位,而上六爻亦當位可用.

.

既得月卦,又從日卦圖中尋日卦,看得是何卦 4 爻,
卦爻亦自上而下,如在下 4 爻管 1 日,則寅卯辰時屬第 4 爻,
巳午未時屬第 3 支爻,申酉戍屬第 2 爻,亥子丑屬初爻.

 凡子丑寅從寅數起,其子丑是作昨日夜取卦,不屬今日子時算.
 此是起地卦居右,亦要分卦爻皆要當位.

今檢日卦陽圖內, 7 月丙寅日,得《益》卦下 4 爻用事, 1 爻管 3 時.
其本生亥時,當《益》初爻用事,下體《震》卦與爻皆不當位,先變卦為《巽》.

 卦當位爻不當位,再變爻為《乾》.
 爻當位, 卦不當位, 三變卦為《坤》.
 卦當位, 爻復不當位, 四變爻復本不可用,
 再變爻,只取卦當位,不取爻當位也.

於是變初爻為《坤》成《觀》卦,
以前《革》居左,《觀》卦居右。

// j5 註: 日卦陽圖, 集文理數部全書, p.1066.

.

又檢元會運世縱圖,得世之元內運之會《萃》為胎卦,
天卦澤火《革》, 地卦風地《觀》.

/*
 j5 註:

 元會運世縱圖, 集文理數部全書, p.1178.

 101 擺成直的, 就是離火卦說. 當初台北 101 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想法,
 不管在台北的哪裡, 天天到處都看的到尖尖的 101 大樓.

 上回聽之前台北 101 的總經理演講, 很有意思,
 這個數字當初是從 80, 90 這樣一路加上去的.

 天卦 澤火革 : 011 101
 地卦 風地觀 : 110 000
 胎卦 澤地萃 : 011 000

*/

世之元之運之會《萃》,
一十五萬一千一百六十五億四千四百萬分。

/*
 j5 註:

 原來文字少了 4000 萬說,
 查表才會知道答案是: 15,116,544,000,000.

*/

又看本生丙" 午 "日辰,以本生節氣, 係在處暑七月中氣內,
例當用下體卦爻,自下而上,甲己孟 5 日起 3 爻,
甲己季 5 日起 2 爻,甲己仲 5 日起初爻。

 今丁未年戊申月丙" 午 "日在甲辰旬內,
 屬甲己季,當起 2 爻,上天下地,卦爻皆當位不變。

/*
 j5 註:

 不是丙午日, 是" 丙寅 "日拉, 我的天阿 !!
 而且這裡很快, 又用回正月建寅的立秋後節氣處暑了.

 祝泌很" 秘 "喔 !!

*/

.

又檢 360 日陽圖, 萃卦在世之元內秋分,
其六 2 爻辭云: " 引吉, 無咎, 孚乃利用禴 ".

/*
 j5 註:

 這個 360 日陽圖,
 就是把 365 日分配在 60 卦裡的胎卦圖拉.

 集文理數部全書, p.1178.

*/

.

又檢先天方圖, 萃在坤宮,
以旺相八字順念, 其秋分為廢氣.

.
 
又看世之元中胎卦《萃》,
數得一十五萬一千一百六十五億四千四百萬。

.

又以本生月日數乘胎數,求真數.

 其月日數者,係 7 月,以 4 因 7 ,為 28 .

 又得節 17 日 9 時,作 18 日算,以 4 因 18,為 72.

 合月數 28 ,共計 100 數例,去 3 個 30,餘 10,
 以此 10 乘胎卦數,得一百五十一萬一千六百五十四億四千萬為真數.

// j5 註: 拿上面的 15,116,544,000,000 * 10 = 151,165,440,000,000

.

然後又取本生卦爻數,丁未年在甲申年內,橫數歷 24 年.
7 月得 7 個 12月,為 84 數.

又本生丙寅日,入節氣 18 日,得 18 個 360 日,為 6480 日數.

/*
 j5 註:

 這個甲申, 就是胎卦圖中的甲申, 從那邊開始推到丁未, 剛好要數 24.

 18*360 = 6480.

 念到這裡快要跳起來了 !!
 
 元史記載祝泌的傳人姪子還幫元太祖當過顧問,
 所以一開始就找宋朝末年的年份, 1248 年, 淳佑 7 年, 丁未.

 這一年的陽曆 8 月 17 日, 陰曆七月十五日, 的確是丙寅日阿.
 那為什麼上面要寫丙午日 ? sigh, 搞半天, 不會又是秘來秘去吧.

 wa li le !! 

*/

亥時得 12 個 4320,為 51840 時數.

.

年 24,月 84,日為 6480,時 51840,胎卦爻數得 59 數.
自世之元內《遯》《咸》數至《萃》,得 14 個 4 爻之卦,合 3 爻.

/*
 j5 註:

 這個就真正下去數那個表上的卦就知道了說,
 集文理數部全書, p.915 ~ p.916.

 14 * 4 = 56 ,
 56 + 3 = 59 .

*/

共計五萬八千四百八十七,為一歲卦爻之數。

/*
 j5 註:

   24
   84
  6480
 51840
 + 59
---------
 58487

 呵呵, 這要寫成程式來跑拉, 祝" 秘 "皇極數, 很酷拉 !!
 皇極經世演算法, 本來就很適合 digital 說.

 電腦一開始 binary idea 由萊布尼茲提出來,
 而萊布尼茲是跑來中國玩, 還跟康熙聊數學,
 從皇極經世才學到這個 idea 說.

 回去就演變成後來 Pascal 的計算器, 再繞到 WRII,
 要求精確又快速的彈道計算, 真空管電腦才被提出來說.

 再繞回來台灣就變成一開始的電動玩具跟仿 Apple ][ 了,
 接著就是現在的半導體產業, SOC design.

 所以黃宗羲很早就在談 SOC 了說,
 " 明夷待訪錄 " + " 易學象數論 " = " SOC ".

*/

---
.

先將前項真數除萬物數外, 有 18,662,400.

卻將 120 數除此萬物數盡, 方為本身所得之數.
再用 10 歲數除之, 視有若干, 即為爻象.
1 月得 4874 爻.

/*
 j5 註:

 後面是寫說這個 18,662,400 叫萬物數,
 有點雞生蛋, 蛋生雞, 呵呵.

 58487 / 12 = 4873.91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7

*/

-----

.

120 爻之數

1 歲之爻,  58,487 爻,
10 歲之爻,  584,870 爻,
120 歲之爻, 7,018,440 爻.

.

問胎卦爻數, 14 卦, 今萃卦 2 爻, 得 58 爻,
若從革 4 卦 2 爻者, 即是 3 爻, 數卻該 59 爻也.
有刻在後聲音數內.

.

真數 151,165,440,000,000 以萬物數除之,
餘有萬物數 18,662,400.

 卻用 120 歲數 7,018,440 為本身所得之數, 除此萬物數外,
 除 2 個 120 歲, 餘有 4,625,520 為本身所得之數.

再用 10 歲之數, 除之得 79 爻零 2 策.

/*
 j5 註:

 這個應該是萬物除數 = 18,662,400.

 逆推一下這邊的萬物數:
 151,165,440,000,000 - 18,662,400 = 151,165,421,337,600

 呵呵, 這個萬物數是 magic number 說,
 底下也有一個萬物數 2,198,520. :)

 18,662,400 - 7,018,440 - 7,018,440 = 4,625,520

 4,625,520 / 58487 = 79.086292680424709764563065296562

*/

.

本生卦爻數共 58487 為 1 歲之數.
此係 8 刻全數.

1 時 30 分, 1 日 12 時, 計 360 分.
以 12 乘之, 計 4320 刻.

/*
 j5 註:

 呵呵, 這邊就很有趣了, 原來宋朝那個時代, 1 時才 30 分,
 然後阿, 1 天是 12 個時辰, 360 分.

 宋朝 1 分 = 4 min. now.

 祝泌皇極 1 分 = 12 刻, 宋曆是 1 分 100 刻.
 難怪說這個刻, 是所謂的" 卦氣 ", 不是真實的刻分.

 呵呵, 要是邵雍寫的清楚一點, 像大衍曆那樣實行的話,
 那就變成真實刻分了, 而不是只存在書中的虛擬刻分.

 每個時代用的刻分都不太一樣說, 呵呵. :)

*/

1 時 8 刻, 全得 4320, 每 1 刻該 540.

/*
 j5 註:

 接下來就推 1 時 8 刻囉,
 剩下的爻策, 應該就是壽數吧.

 這個現在能用嗎 ? 想也知道,
 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 就會在這個時間掛掉嗎 ?

 就當作是 8 個不同的選擇題, 來猜猜看囉.

*/


8 刻全 2 歲之數, 58487, 以此 120 除 100 萬外,
有前項 4,625,520 數.

再用 10 歲之數除之, 79 爻零 2 策.

.

7 刻於 1 歲數上減了 540, 得 57947.

以 120 數上, 共減 120 個 540, 計減 64800.
實有 6,953,640

/*
 j5 註:

 7,018,440 - 64,800 = 6,953,640

*/

用此數除萬物數, 餘得 4,755,120,
以 10 歲數除之, 得 82 爻零 1 策.

/*
 j5 註:

 前面有一個值一直沒有寫出來, 就是" 萬物數 "等於多少 ?
 用這邊逆推一下, 6,953,640 - 4,755,120 = 2,198,520.

 4,755,120 / 57947 = 82.059813277650266622948556439505

 接下來就是從 8 刻一直逆推回去 1 刻,
 最後出現接下來的這句話, 真有意思.

*/

.

凡人命 1 時 8 刻, 今以 8 刻為定算.
若 7 刻增 3 年, 6 刻又增 3 年.
 
每減 1 刻則增 3 年, 減至 7 刻, 則增 21 年,
餘仿此, 不用此項數卦爻.


------

/*
 j5 註:

 查了一下萬物數的值應該是多少,
 集文版理數部全書, p.667, 萬物數起例:

今以 12 日為 4,320 分, // j5 註: 12*30*12 = 4320

 12 月為 51,840 分, // j5 註: 4320 * 12 = 51840
 12 年為 1,555,200 分, // j5 註: 51840 * 30 = 1555200

 120 年為 18,662,400 分.
 // j5 註: 12 進位喔, 1,555,200*12 = 18,662,400.

是為萬物數, 用為除數.

 玩玩看囉. :)

*/
呵呵, 其實喔, 小弟推導完這邊之後,
繼續把理數部全書裡面其他 5,6 例子也順手導了一遍,
祝泌真的是很" 秘 "阿, 像上面那個" 萬物數 ",
在其他的例子裡面就真的寫" 秘數 ", 我的天阿 !!

 感覺皇極經世聲音律呂韻母這些很有用說,
 可以跟 biblecode 串在一起玩, 一邊是中國字, 一邊是希伯來文,
 讓李淳風燒餅歌, 劉伯溫推背圖, 再加上法國的諾氏一起聊天,
 有空也請空海的師傅一行, 還有安倍家來喝下午茶, 很酷很酷.

也難怪黃宗羲在" 易學象數論 "裡面感嘆:

 " 當初康節先生應該是有些數字表格沒有公開,
 只傳給他的門人吧. "

可是門人不知道搞什麼鬼也沒傳下去,
搞到現在我們要還原了解前輩的想法這麼困難,
希望小弟現在做的事, 能夠替未來玩這些的前輩高人,
省下一點不必要的生命時間浪費.

------

看了這麼多前輩留下來的資料,
拿卦來玩描述曆法串接實際天體運行,
總覺得一行跟黃道周比較坦誠, 做的比較順暢.
而且一行的大衍曆是真正實行測試過的曆法.

 要不是小弟從小就是基督徒, 大概就去玩那個什麼宿曜儀軌了,
 那個肯定有用的拉, 看台灣現在路上一堆穿紅衣黃衣制服的,
 搞那些什麼" 密 "法, 連小弟身邊的人都好多信到團團轉.

窮算命, 富燒香.

 唸念經又不像算數學要驗算結果答案對不對,
 天文曆算會被抄家砍頭, 歷代宗教寺廟教堂,
 很多都搞到富可敵國說, 現在更是這樣 !!

 一行當年肯定不是這樣子想的, 不會願意這樣吧.

像黃道周是黃宗羲的老師劉宗周的好朋友,
是那種明末清初被當成頭殼壞去的在野異議份子.
創生化湯的傅青主也是他們的好朋友說.

 可是清朝編四庫全書, 把黃道周的" 易象正 "放在易經部,
 把" 三易洞璣 "放在數術類, 作學問做到連政治理念不同的對手,
 都佩服認為是可敬的高手, 沒被當文字獄滿門抄家就很偷笑了,
 這個真是不簡單阿.

第 5 筆
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系統編號: 81NSYSU045004
     研究生: 陳梅香 CHEN, MEI HSIANG
(以研究生姓名查詢國家圖書館索書號 ,未查獲者表國圖尚未典藏)
(以研究生姓名查詢國科會科資中心微片資料庫)
(連結至全國圖書聯合目錄)  (連結至政大圖書館館藏目錄)
    論文名稱: 《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之音學研究
    論文名稱: THE STUDY OF PHONICS OF HUANG CHI CHING SHIH CHIEH CHI
SHU CHUEH
    指導教授: 孔仲溫 KONG, ZHONG WE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 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號: 7911606
     學年度: 81
     語文別: 中文
     關鍵字: 起數訣;聲音;等韻 CHI SHU CHUEH;PHONICS;TENG
YUN
[摘要]
本文研究的對象,為祝泌做為卜卦工具--「聲音」的等韻,祝泌將這些
網羅在天地萬物之間的聲音,藉由等韻學的專門系統,把一般人週遭所發
生的事情、天地之間的變化,作一緊密地聯繫,這對於人所未知或不知其
所以然的現象,的確提供了一種新的解答方式。祝泌所使用的等韻圖,原
只是做為術數卜卦的工具,並不是純然為分析字音而做,所以,一般等韻
學者對於這與術數結合的等韻圖,便有所忽略;近些年來,除陸志韋、羅
常培、竺家寧和李新魁等人針對其中特別的現象,做過相關的研究之外,
鮮有專家做全面的探究。在宋元等韻圖所存不多的今日,《皇極經世解起
數訣》實不應只認定為術數卜卦的工具,應與其他等韻圖一視同仁,如此
,通過該書的研究,或許對於等韻學史上的一些重要現象與問題,才能獲
得更全面地呈現與討論。 本文的內容,計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主
要對於作者、書名、成書時間、書的版本等問題,和書的形成背景,做一
個概述和探索;第二章首先對於聲音為何可以做為卜卦工具的原因,從符
號學的立場,嘗試加以詮釋;並對於書內所呈現出來若干的聲韻觀念,加
以辨析,希望對於韻圖的內容,能有提綱挈領的效果;第三章針對韻圖的
編排方式,加以分析,以求對韻圖的內容,有所掌握;第四章為針對韻圖
編排所呈現特殊的現象,進行較為深入地探討,希望從中了解語音演變的
軌跡;第五章則對於韻圖所表現出來的語音狀況,加以擬測,以明其梗概
;第六章為結論,綜述本書在等韻學上的價值。


呵呵, 大概卦能斷到多少, 能看的論斷就有多少吧.
應該關鍵在那個用卦的" 人 "囉. :)

有機會弄本古今圖書集成的" 理數部全書 "來玩玩不錯啦,
這個書裡面其實有 3 套不完全一樣的系統:

 " 心易 "發微, " 大定 "淵源, " 理數 " 金今.

小弟推導的那個例子是祝泌前輩寫在" 理數 "那邊的例子.

 " 心易 "的柿子比較軟, 很多書都有,
 比較像" 梅花物易 "那樣憑觸機起卦.

 " 大定 "的例子, 有一本只在三民才買的到的
 " 劉伯溫翊運占卦學 ", 趙聞起, 裡面有例子.

 這書是鐵板道人陳岳琦的師兄弟趙聞起整理的,
 裡面就以祝泌的四象策數為主要論斷依據.

一般比較少看到的, 就是李蜀渝前輩,
借給集文出版的這本" 理數部全書 "了.

 這書裡面的" 皇極經世理數 金今 ",
 好像在陳夢雷編撰" 古今圖書集成 "時就已經是手抄密本,
 因為旁邊寫著小註: 此書為抄本, 無其他版本可比對.

所以錯植也好, 故意密來密去也好,
直接看八字不是就很好了嗎 ? 簡潔又有力,
也不用耗掉那些 binary coding 轉換置潤誤差.

 跟卦掛勾, 多個另外的系統來徵驗也不錯阿,
 能夠拿卦當 binary coding 描述天象日月五星政餘步法, 這也很酷耶.

因為被埋在大佛肚子裡面 300 多年的" 開元占經 ",
當時用眼睛看到的天象, 也差不多幾乎就是這些而已咩.

 總之, anyway, 就是現在這樣子. :)

.

昨晚睡前隨便翻書, 剛好翻到鐵板道人陳岳琦前輩的跋:

-----

 或者有人問:

 " 何以有真偽之分 ? "

 道人答曰:

 " 真傳鐵板神數, 是以卦例為主, 子平, 斗數, 神煞為輔,
  而河洛理數, 只是初步起卦之過度工具而已矣.

  所應用之卦例, 包括連山易, 歸藏易, 周易等 3 種.

  每卦要變成 6 卦, 再循環變之, 變成 4096 卦. "

------

呵呵, 現在看到印行的鐵板數, 大概都是清朝之後民國的版本.

 誰知道祝泌這一家宋元版皇極理數,
 會不會是承繼陳摶範圍數, 明版甲子數, 清版鐵板數的源頭呢 ?

 阿哉. :)

卦很好用啦, 只是老覺得斷卦像是通靈跟鬼神溝通很毛,
要不然, 卦是小弟用過最準的東東說. " 準 "是一種感覺而已.

.

孔子說: " 未知生, 焉知死. "
祝泌前輩玩的, 可能是既知生, 又知死.

 那畫下這兩點之後,
 大概每個人一輩子其實都差不多,
 大同小異.

生老病死, 怨憎會, 愛別離, 求不得.

 只是生命的時間點與事件間,
 早晚增減損益那些變化而已.

上面例子還是有些疑惑的地方啦, 互相漏氣求進步囉. :)
也是要感謝之前星光兄寫好的例子, 不然要打更多的字說.

 陳希夷前輩( 品牌箭垛 ? )當年設計了範圍數, 河洛理數,
 十八飛星策天紫微斗數, 這一派學術傳承淵源還蠻清晰的.

 所以範圍數, 理數, 跟斗數一起玩, 應該也是很合理,
 因為背後的基本觀念架構都是來自陳摶前輩的先天易圖.

感覺祝泌前輩應該就是以所體會到的邵雍" 先天方圓架構觀念 "下去推,
同時融合當時康節先生著名的" 心易 "與" 理數 ",
就玩出" 心易 "發微, 還有" 理數 "鈐, 這類的東東.

 裡面的" 大定 "根源, 四象策數, 跟談氏 6 法起手式是同一卦的說.

現在大家熟悉的斗數出現時間, 其實已經是清朝中葉以後.
除了那本第 18 代孫了然的木刻版, 整理版" 紫微斗數全書 "之外,
另一本應該就是俞樾的" 游藝錄 "了. 俞樾是章太炎的老師,
所以接下來就是在民國年間出版的" 斗數宣微 ".

 傳統數學跟天文曆算一樣,
 後來都把重心放在描述" 人事變遷 "上面,
 所以才會有斗數這些有的沒的.

高平子前輩在" 天文曆算著作選 "裡面說到:

 " 關於天文學的 6 步, 中國只走了前 2 步. "

有時想想, 這樣以曲線為最短距離, 以" 人 "為主軸主角的發展,
而不是以直線以" 制度 "以道為主體的發展,
不知道會不會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宿命.

 或許道家其中一派變成了法家, 當年就在想這件事吧.

.

像那個" 萬物數 "把書上列的所有例子反覆推來推去,
還是怪怪的, 真的很像是 magic number.

 有像前面寫的萬物數起例那樣的值,
 也有寫" 祕數 "的, 還有一個例子寫的是" 秒數 ".

 武陵出版的" 皇極經世祕本 "更慘, 那個" 秒數 "還寫成" 妙數 ".
 哈哈, 搞到小弟都快變乾嘉學派天天玩考據校正錯誤了.

比如說集文版" 理數部全書 " p.773-776 有刻分圖,
在" 經世觀物元數 "那邊 :

"
 1 時刻 8 正刻 2 小刻, 1 日 12 時, 總 96 正刻, 24 小刻,
 以 6 小刻折 1 正刻, 24 小刻作 4 正刻, 共湊 100 刻.

"

刻分接下來用到的單位還有毫, 絲, 忽,
這個應該是宋代 1 時 100 刻的計時方式, 跟清代後來的 96 刻不一樣說.
不過希望描述時空天象星象人事現象的基本觀念原點不變就是了.

.

p.782 有" 觀物人元始終全數 ", 雖然不是祝泌前輩親口說的,
可是感覺很像是" 理數鈐 "的觀念源頭:

"
 王天悅以胎生壯老死化之數, 決人始終之吉凶也.

一曰胎:

 以定受胎歲月日辰, 及推氣質純駁清濁.

 陽勝陰微, 則氣質清純.
 陰勝陽微, 則氣質濁駁也.

 外集以復卦之數, 用 4 裁之, 成卦.
 動數以 5 歸之, 亦以 4 裁而成卦也.

二曰生:

 即觀物元數, 以決終身之窮達也.

 動數以 4 裁之, 成卦變體同前.

三曰壯:

 定初中出處之由.

 以 12 因之動數, 6 分之 2 , 裁數成卦同上.

四曰老:

 窮隱顯晚節之日.

 以 30 因之動數, 6 分之 5.

五曰死:

 窮易簣觀化之期.

 動數以 4 裁之, 即生數也.
 後以 3 裁, 2 裁, 歸 1 也.

六曰化:

 窮泉壤安危之兆.

 以 30 因之動數, 4 裁胎數.

-----

此觀物始終全數也,

 曰胎, 順數也.
 生壯老死化, 逆數也.

順則知其始, 逆則知其終.
知始即知終也.

"

呵呵, 唸到這個真是覺得太有意思了,
因為之前推了創世紀, 佛說入胎經, 中西醫胚胎學,
總覺得人從一出生之後, 其實就已經開始漸漸死亡了.

 真正成長是在懷胎 10 月的時候, 所謂的" 先天 ".

那出生前的父母兄姊, 所處的環境,
其實這些確定能夠說" 準不準 "的事,
應該也是某種程度所謂的" 先天 "吧.
呵呵 其實遊客兄有機會弄本集文的" 理數部全書 "玩玩不錯啦,
因為如果要配四象數的話, 的確接下來就是拿那些數字下去加減乘除,
是可以推出" 鐵板釘釘 "一個一個字的" 六親數 ".

 不過那是" 理論解 ", 跟作物理化學實驗一樣,
 每個時代的理論解, 都得還是靠那個時代的完整論命資料庫下去 match.

這也應該是為什麼市面上看到的全是古代的條文了,
就跟 apple ][ 當年快被 IBM PC 幹掉時, 全部密笈通通出籠.
因為絕大多數古代條文大概都得重新驗證修正一番.

 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很有意思,
 什麼數術中醫秘笈多到過去幾千年來無法想像的地步.

可是偏偏也因為是這樣, 實在很像是傳統文化的大崩盤,
台灣其實越來越像美國, 中國大陸也越來越像台灣,
以後大概繁體字也會變成是一門學問, 就像當時的甲骨文或篆文一樣吧.

呵呵 其實遊客兄有機會弄本集文的" 理數部全書 "玩玩不錯啦,
因為如果要配四象數的話, 的確接下來就是拿那些數字下去加減乘除,
是可以推出" 鐵板釘釘 "一個一個字的" 六親數 ".

 不過那是" 理論解 ", 跟作物理化學實驗一樣,
 每個時代的理論解, 都得還是靠那個時代的完整論命資料庫下去 match.

這也應該是為什麼市面上看到的全是古代的條文了,
就跟 apple ][ 當年快被 IBM PC 幹掉時, 全部密笈通通出籠.
因為絕大多數古代條文大概都得重新驗證修正一番.

 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很有意思,
 什麼數術中醫秘笈多到過去幾千年來無法想像的地步.

可是偏偏也因為是這樣, 實在很像是傳統文化的大崩盤,
台灣其實越來越像美國, 中國大陸也越來越像台灣,
以後大概繁體字也會變成是一門學問, 就像當時的甲骨文或篆文一樣吧.

没有评论: